ISO/IEC 23053:2022 Framework for ArtificiAI Intelligence (AI) System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L)使用机器学习(ML)的人工智能(AI)系统框架
ISO/IEC 23053:2022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的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系统中机器学习模型表示框架的国际标准。该标准旨在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表示、交换和共享提供统一的框架,以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协作。
主要内容:
ISO/IEC 23053:2022 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机器学习模型的表示框架:
定义了机器学习模型的结构化表示方法,包括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和元数据。
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机器学习模型(如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模型交换格式:
规定了机器学习模型的交换格式,确保模型可以在不同平台和工具之间无缝迁移和共享。
支持模型的跨平台部署和应用。
元数据描述:
定义了描述机器学习模型所需的元数据,包括模型的训练数据、性能指标、使用场景等。
帮助用户理解模型的背景和适用性。
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通过标准化表示和交换格式,促进不同人工智能系统和工具之间的互操作性。
支持模型的复用和集成。
意义:
促进技术协作:通过统一的模型表示和交换框架,减少不同系统和工具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促进技术协作。
提高模型可移植性:使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在不同平台和环境中轻松迁移和部署。
支持模型透明性:通过标准化的元数据描述,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透明度,增强用户信任。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为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部署和管理提供标准化支持,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与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的关系:
ISO/IEC 23053:2022 作为国际标准,对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国在制定人工智能相关标准(如《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时,可以借鉴该标准的框架和内容,特别是在机器学习模型的表示、交换和共享方面,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
总结:
ISO/IEC 23053:2022 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表示和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框架。该标准有助于提高模型的互操作性、可移植性和透明度,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协作和产业化发展。我国在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用和参考此类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