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新制定50项以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该指南提出,到2026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与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将持续提升,计划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以加快形成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从七个方面明确了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包括基础共性标准、基础支撑标准、关键技术标准、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行业应用标准、安全/治理标准等。其中,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主要涵盖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标准,以及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标准。
该指南的制定旨在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系统谋划,加快构建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需求的标准体系。通过夯实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保障产业安全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